勤學築夢~謝錦堂
頂著「士校畢業的士官」與「大學副教授」的頭銜,謝錦堂副教授求學及就業的歷程,顛覆一般人心目中對基層軍職與學術菁英的想法。
故鄉在宜蘭縣員山鄉七賢村的謝錦堂,幼時全靠祖母含辛茹苦拉拔長大。國中二年級後,從宜蘭搬到台北與父親同住,由於家境欠佳,父親要求他放棄升學,做工補貼家用。
當時謝錦堂仍希望繼續唸書,正當無計可施時,他得知陸軍在招考技術生(後勤士官)的消息, 使得人生的轉機就此展開。
投身軍旅服役期間,他決定繼續升學,並在退伍後,立即進入補習班,花了十個月的時間埋首苦讀,每天只睡四個小時,終於考取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(現今國立台北大學)企管系。
考上大學後,面臨學費與生活的經濟壓力,所幸在退伍時領了十萬元的退伍金,輔導會則補助就學榮民學雜費,並提供獎學金,由於謝錦堂在大學期間平均成績幾乎都保持在八十分以上,因此每學期都有獎學金可拿。此外,白天在系上工讀,寒暑假則在輔導會介紹下,前往基隆市榮服處打工。在半工半讀的情況下,大學畢業後的謝錦堂還存了一筆錢。
為提升就業時的競爭力,謝錦堂下決心報考研究所,不過第一年並未能順利考上,只得開始找工作,然而即使是在上班,他仍嚮往單純穩定的生活型態。而能符合這種要求的職業,一是公務體系,另一則是當老師,謝錦堂選擇了後者。
若想在大學教書,追求更高學歷是不可或缺的要素。民國七十八年,因緣際會回到系上擔任助教的謝錦堂,在第二年就考上文化大學企管研究所,並就此當了十一年的助教。
為了實現自己教學的理想,謝錦堂繼續攻讀博士學位,並在民國八十三年考上博士班;在就讀博士班期間,他繼續擔任企管系助教,由於工作負責,後來還擔任商學院院長秘書。
八十九年,謝錦堂取得母校中興大學商學博士學位,畢業那年,他先擔任系上講師一年,第二年升任副教授,辛苦曲折的奮鬥過程總算就此穩定下來。
回想起這段人生的酸甜苦辣,謝錦堂認為:「人生本來就不是事事都很順利,在順利的時候要能掌握機會;不順利的時候就沉澱自己、韜光養晦,特別是不能自暴自棄,要多充實自己,因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。」
謝錦堂也鼓勵榮民弟兄要養成閱讀習慣,因為閱讀是通往知識的一條路,也是取得一技之長的一條路,惟有養成閱讀習慣,人生的道路才有可能更進一步。
(點閱次數:1681)